众托帮调查费:信任与效率的行业困局

作者 :    发布 : 2025-02-27 10:41:04   阅读 : 60次   标签 : 行业热讯.


    

2024年12月,北京某三甲医院的走廊里,李敏(化名)攥着一沓病历单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屏幕上的“众托帮”小程序界面。过去三个月,她为母亲的肺癌治疗申请了众托帮的互助金,但流程卡在了第三方调查环节。 

"缴纳3000元调查费后,系统状态再未更新。"她展示的截图显示,该费用说明标注"调查通过后按比例返还"。

这并非孤例。社交平台上,部分用户质疑调查费机制存在"进度迟迟不推进""申请互助金还要再掏一笔调查费"等问题。某投诉平台数据显示,2024年涉及网络互助的争议中,约43%与调查环节相关。

 

双重现实的博弈

打开社交媒体,一位用户上传的截图显示,在提出费用申请后,平台会要求缴纳3000元的调查费,调查通过后按比列给付众筹费,并需要排队等待。“这平台想拿到钱,无限期排队,你都不知道你是不是在排队。”该用户写道。往下滑,也有用户评论:“我是众托帮的受益者,3000元退了。”

平台公示栏中,一位乳腺癌患者的留言被置顶:“审核虽慢,但钱到账收到短信时,我觉得所有等待都值了。” 

这种撕裂的评价,暴露出互助行业的核心矛盾——用户需要快速获得救命钱,但平台必须严防骗保。“

过去三年,互助行业经历了一场大溃败。” 一位曾经在某知名互助平台负责运营的人士透露,“2018年我们曾尝试上线‘零调查费’模式,结果骗保率飙升,分摊金半年内上涨迅速,用户骂声一片,最后只能下架该产品。” 

 

众托帮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龙格直言:“如果不对每笔申请严格调查,互助计划活不过三年。”  运营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众托帮累计为3000余名用户发放互助金超1.3亿元。

 

 

解剖调查费:一场精密的风险博弈

 

一份互助平台内部文件显示,其调查费机制设计较为复杂:

1.    费用构成 :基础调查费一定金额(包含病历核实、医院走访等基本项目),对于异地或者病情复杂的病例调查成本会更高;

2.    退还规则 :审核通过的用户会按照筹集比例退还调查费,未通过的则会扣除全部调查费;

3.    第三方制衡 :合作的调查机构需要缴纳保证金,如果发现有违规舞弊行为将面临高额赔偿。

 

这其实是一种用经济手段筛选用户的方式。” 一位保险行业专业人士分析,“真正有互助需求的人可能会愿意承担这笔‘押金’,而那些想骗保的人可能会因为成本过高而放弃。”

"实质是风险共担机制。","在缺乏信用背书的互助模式中,经济约束可能比道德约束更有效。"其团队调研显示,设置调查费门槛的平台,疑似骗保案例减少67%。

 

 “幸存者”的生存逻辑

与其他平台相比,众托帮的“严格”近乎苛刻: 

l  健康告知条款数量明显多于其他互助平台;

l  对既往病症的定义涵盖了较长时间范围内的就医记录;

l  调查通过率低于行业曾经的较高水平。

 

这种“反常识”的运营策略,却让众托帮成为行业洗牌后的幸存者。其2024年报显示,会员规模稳定在1200万,年分摊金控制在人均百元左右——对比某些因各种原因突然关停的互助平台,堪称“奇迹”。 

 

“就像医院的安检门。”龙格用比喻解释,“虽然让人感觉麻烦,但能拦住携带危险品的人。” 

 

专家争议:普惠与风控能否兼得?

 

该互助平台的这种模式是行业的一种倒退表现。” 某大学相关领域专家批评,“互助本应该是低门槛的保障补充形式,现在却变得比商业保险还要严格。”

 

但另一位保险行业研究专家提出了不同观点:“在国内当前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,宽松的审核必然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。该互助平台的‘严格’,实际上是在保护那些认真参与互助的人。”

 

深夜,李敏的手机突然震动——母亲的互助申请通过了,并附着一份长达12页的调查明细:从病理切片编号到主治医师签字,每个环节都有电子存证。 

 

“现在我相信,有些麻烦是必要的。”她说。 

 

这或许正是互助行业的终极悖论:当人们渴望“零门槛”的善意时,往往需要先接受“不近人情”的规则。而众托帮的实践证明,在信任脆弱的市场中,唯有把责任刻进每个环节,才能让抱团取暖的火光,照亮更长的夜。 

 

(部分人物为化名)


【上一篇】:众托帮:坚守信任,铸造透明互助新时代

【没有了】

相关文章: